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探索中成长
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因为缺少抵押物而难以获得银行资金支持,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则刚好成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有效途径。近年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2016年,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首次突破千亿元,国务院《“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指出:“到2020年,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到1800亿元。”国家层面也提出要发展贷款、保险、财政风险补偿捆绑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新模式,提高金融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要推广专利权质押等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并支持保险公司提供相应保险服务,鼓励地方政府提供风险补偿或保费补贴。这表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从政府政策引导阶段,已经上升到了狠抓落实的阶段,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政策号角已经吹响。
“三难”问题阻碍发展
事实上,早在1995年我国实施的担保法就已经明确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合法地位:“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和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质押。”在随后的一系列涉及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中,都提到了关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内容。而国家知识产权局更是一直在通过研讨、试点示范、政策和制度完善等形式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然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虽然获得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广,每年的融资金额也在持续上涨,但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的潜力还远未发掘出来,融资规模远远达不到市场需求,许多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仍然难以获得贷款。究其原因,评估难、风控难、处置难三大难题是挡在金融机构面前的拦路虎。
首先是评估难。知识产权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具有复杂性、非物质性、价值不确定性等特点,其价值评估涉及技术、法律、会计、统计、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多学科知识。此外,借贷双方的价值关注点也有所不同:企业一方更倾向于强调知识产权未来收益的当前价值,也就是在未来可使用年限内预期可获得现金流的折现值;而银行一方却出于对资金安全性的考量,更为关注知识产权的清算价值。因此,在这种分歧面前,评估人员要做到公正客观并得出一个合理的评估值,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其次是风控难。知识产权在时间、空间上均有法律界限,一旦超出范围即会失效。即使在权利有效期内,知识产权仍然面临着各种挑战,例如,一项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不够快,被竞争者超越,其盈利能力可能会降低,相关知识产权的价值可能会随之降低;一个突发事件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品牌价值大打折扣。而企业质押的如果不是核心知识产权,企业的还款动力可能会减弱。在实践中,因为工作人员主观判断导致的风险识别失误也时有发生。以上种种因素造成了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面临的风控难题。
最后是处置难。目前国内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尚不成熟,知识产权的处置拍卖较难达成交易,高价值交易案例更是少之又少,加之转让程序相对复杂也加剧了金融机构将知识产权变现的难度。此外,知识产权许可等逐步变现的方式,也存在着不具备普适性的问题:一项专利的授权许可需要找到同行业或者同领域企业进行合作,在原实施企业未能良好运作的情况下,新的实施企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一旦出现坏账风险,银行很难将知识产权变现。
各地探索解决之道
面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长久以来所面临的“三难”问题,全国各地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模式,包括北京智融宝、深圳知识产权贷、重庆智融宝、知贷宝等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产品相继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市场进入到百花争艳的新时期。在对这些新兴模式的研究中,笔者发现,“产品化、市场化、多元化”已经成为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方向。
首先是产品化。根据地区政策,结合当地企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围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的风控、处置环节,把服务对象、融资条件、融资流程、风险分担、风险管控、政策扶持、追偿等产品要素条理化,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营机制完善、清晰。其次是市场化。在政府引导的框架下,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领域,允许各方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中获取一定的合理利润,激发社会资本的活力,逐步实现由政府推动向市场要素推动的转变,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是多元化。把专利价值分析、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等估值方法,风险池、保险、担保、政府兜底等风险分担方式,交易所、收储中心、专利联盟等处置方式融入到产品模式中,吸引更多社会机构的介入,探索出更多的运营模式。这在防范单一模式风险的同时,为未来更加完善的模式的出现创造了便利条件。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笔者相信,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估值难、风控难、处置难”问题将得到解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也将朝着“产品化、市场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到2020年,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到1800亿元”这一目标将会实现。
-
上一篇:无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