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10160652
010-52852558
| |EN
首页 > 知产战略 > 版权战略
  • 13910160652
  • ciplawyer@163.com

独家版权是推动音乐正版化良药

日期:2017-05-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丰艳 浏览量:
字号:

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日前发布的年度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音乐产业再创新高,跻身世界12强。与此同时,音乐平台独家版权是否制约音乐传播,是应当捍卫的权利还是应该打破的壁垒,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独家版权与自由传播虽然表面上相互对立,但实则相互促进。不少论者指出,中国音乐市场被认为是全球机遇,原因之一就在于正版化的音乐环境。

中国网络音乐自诞生之日起,就拥有相当程度的“自由”,没有平台为音乐版权付费,没有用户为音乐平台付费,导致中国网络音乐环境比较恶劣。虽然音乐消费看似无成本,但这种高度“自由”让整个音乐产业逐步陷入了恶性循环:内容公司缺乏投资原动力和文化创新力,网络平台难以保本纷纷转行或倒闭。

之后,行业内部不得不做出调整。时至今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已与超过200家版权方达成战略合作,与超过30余家签订独家版权合作;阿里音乐、网易云音乐也纷纷采取行动签下了自己的独家版权。尽管从短期来看,独家版权抑制了音乐传播的速度与广度,下载多个APP也影响了用户的聆听体验,但从长远来看,一定阶段内的独家版权将成为繁荣产业的有效手段。

独家版权有利于净化产业环境,培养公众付费意识。正因为与平台独家的版权合作,让音乐在版权上有了“主人”、有了关注,也有了今天的价值体现。各平台对自家作品维权,有力促进了有关部门对音乐版权的高度重视,推动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有力净化了版权环境,维护了合法版权持有者的应得利益。因作品下线造成用户无法聆听的“不便”,也成为唤醒用户音乐版权意识的契机。

独家版权有利于提高内容收益,推动作品创新。几年前,网络音乐发展与盛行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产业精品生态环境,盗版的猖狂和市场的无序严重制约了内容公司的资金循环,十几年持续探底的产值走向令产业人才大幅流失,音乐精品出现断层。独家版权的合作方式成为唱片公司扭转发展颓势的福音,独家版权的授权收益成为各大内容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为公司投入内容创新、打造精品提供了必要的储备资金。近两年产业的飞速发展,证实了独家版权对中国音乐产业的适用和助力。近90%数字音乐营收占比让中国成为数字音乐大国,流媒体年度30.6%的增长成绩再次让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和效仿的对象。

中国音乐市场面临的许多问题也是世界音乐产业的共同挑战。现在,作为音乐产业第一大国,美国仍在探索建立“全国音乐大数据库平台”的解决方案;欧盟正在推进帮助音乐创作主体缩减价值差的法案请求。各国都希望在流媒体时代探索合理科学的酬劳机制,开启良性的生态循环。对中国而言,即便传播是音乐社会属性的终极目标,当下建立用户对音乐的尊重,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源头问题。

用户是音乐产业循环的起点,是消费主体,也是音乐传播循环的终点,是审美主体。独家版权并不是目的,而是驱动音乐正版化、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策略,是培养用户付费意识、建立付费习惯的有效手段。有了循环起点的用户付费和资金积累,才能有今后的优秀作品、优质服务、公平分配和良性传播,最终才能实现用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