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可能是我想太多了。毕竟,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现。欧国联常被人称作“鸡肋”,但即使是鸡肋,若打到最后的决赛,怎么可能舍得把自己啃了一整个赛季的鸡骨头扔给对手?绝对不可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比赛,真是扣人心弦,所有必要的元素都有:加时,点球,90分钟的比赛被延长了50%,制造了大片般的氛围。虽然这场比赛远不能与欧洲杯或世界杯决赛的历史性时刻相比,但对于足球迷来说,这依然是一次不小的馈赠。
看完比赛后,我甚至有些遗憾:2024年欧洲杯半决赛,怎么和西班牙的对决,不是葡萄牙,而是法国呢?当然,葡萄牙当时未必能战胜西班牙,但至少从比赛的呈现来看,绝对会比法国的对阵更具观赏性,就像这场欧国联决赛一样。
或许,这就是葡萄牙在黄金一代之后最强的国家队了。至少,有4名球员来自三冠王球队,怎么还能要求更多呢?葡萄牙没有像法国那样被西班牙击溃(半决赛曾一度被西班牙4:0领先),是因为葡萄牙一直保持着节奏,西班牙无法将其甩开,攻防转换始终同步。
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C罗进了一个球,避免了那些质疑声:说他蹭葡萄牙新黄金一代的光,指责他40岁了还不肯退出,影响了新一代中锋的发展,进而影响了球队的整体运转。虽然,肯定还是有人这么说。但从客观角度来看,年轻球员能和这种传奇并肩作战,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精神支持。而且,贡萨洛·拉莫斯,一个在巴黎圣日耳曼坐板凳的球员,在国家队的表现真能强于C罗?难道还要拿2022年世界杯的帽子戏法来说事?
狭义上,绝代双骄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但从广义上讲,只要梅西和C罗还没退役,这个时代就依然存在,哪怕它正处于尾声。
有人可能会说,不要拿C罗和梅西做对比。自从2022年世界杯后,关于绝代双骄的说法,简直成了强行捧场。这个说法确实有道理,但如果你仔细回顾过去20年梅西和C罗的发展轨迹,会发现两人始终是此消彼长。你上升,我就下降;我崛起,你又黯淡。所以,他们的关系,一直是波动的,只不过这些波动的时间和强度有所不同。
最早,C罗在曼联赢得了欧冠,并获得了金球奖,再加上年龄比梅西大两岁,因而率先起步。那个时候,绝代双骄的概念还没完全形成。但接下来,梅西连续四年统治金球奖,那几年里,梅西几乎完全压制了C罗。
然而,就在人们认为C罗将彻底被边缘化时,2013年和2014年,他先后拿下了两次金球奖,并再次赢得了欧冠。这时,绝代双骄的局面发生了转折。
随后,2015年,梅西凭借三冠王再次夺得金球奖,登上了足坛巅峰,而C罗则略显黯淡。但到了2016年和2017年,C罗又反超了梅西,获得了欧洲杯和欧冠冠军,许多人认为,C罗即将以胜者的姿态结束这段竞争关系。
即便在2018年,尽管金球奖被莫德里奇夺走,C罗的表现依旧强势。只是到了2019年,梅西再度回归,拿下了第六座金球奖,超越了C罗。自此,从2019年到2025年,这条转折线持续了整整七年。梅西在这段时间里先后赢得美洲杯、世界杯,并且第八次捧起金球奖,几乎让“绝代双骄”的话题变得毫无意义。而这段时间里,C罗似乎难有更大的突破。
然而,2025年欧国联决赛后,当我看到C罗再次捧起一个国际大赛冠军奖杯时,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个设想:既然“绝代双骄”时期是以波动为主线,是否2025年将成为C罗再次掀起波澜的起点?或者,是否这段传奇的关系需要在接近尾声时再来一次高潮?
2026年世界杯会是怎样的局面?葡萄牙的“新黄金一代”,能否帮助C罗穿上冠军的战袍,举起大力神杯?如果真能如此,那“绝代双骄”的时代,或许才算真正完成了最后一块拼图。如果没有,那么所谓的“绝代双骄”时代,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当然,正如我开头所说,这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真发生了,届时已经41岁的C罗也不会是关键先生。但这种幻想,还是值得我们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继续咀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