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帝王饭可是很有讲究,清朝早年风光之时,皇帝用膳是有制度的,每顿饭要有120道菜,还不包括主食、点心、水果等。后来国库亏空后,120道菜就降为64道、32道、24道。不过后来慈禧太后愣是又加成了100多道菜。拿晚清的慈禧来说,用膳就有很多说法,比如一顿饭都要求上一百道菜,而且不带重样的。一天中,她要吃两顿正餐,还要加两次餐,小食要6顿。
慈禧
曾经给慈禧作画的美国女作家卡尔在书中写道,慈禧吃饭时,桌子上各种碗碟多到数不清,每个盘子里的菜都是珍品佳肴。
慈禧身为晚清帝国的最高掌权人,拥有无数的特权与讲究,比如吃饭不会超过三筷子,但凡是慈禧想吃的饭菜,一个眼神,身边的小太监就会领会老佛爷的意思,赶紧去把这道菜端到跟前。
慈溪用膳
每一道菜吃过几口后,旁边就会有专门负责老佛爷饮食的太监喊道:撤了。意思是说,太后,您不能再吃这菜了,如果慈禧多吃几口的话,这菜估计很长时间都不会上了,真实的慈禧远没有电视剧中那么厉害。因为深宫之中很多规矩,哪怕是太后你也得遵守,谁让是老祖宗定下来的呢?
吃不完的菜会如何处理呢?
慈禧也是人,上百道菜她是不可能吃完的,但是这些菜会怎么处理呢?倒掉可是太可惜了,这皇宫之中的菜肴基本都是专供的,包括每一个萝卜都是精挑细选,精心呵护长成的。所以这些菜肴,会根据品色赐给嫔妃或者王公大臣,这些人获得菜肴后都倍感荣幸,还有一些能够得道老佛爷动过的剩菜。被赏之人要跪谢,然后把那道菜全部吃完,包括汤汁,否则就是对老佛爷的不敬。
用膳
皇宫里的铺张浪费平民老百姓肯定是无法想象的。
就算老佛爷坐火车外出期间,临时御膳房即占了4节车厢,其中1节车厢装着50座炉灶,每灶负责做两种菜,每餐备正菜100种、糕点水果糖食干果100种。火车上拉了150名厨子。50名三等厨子,点火烧煤。50名二等厨子递材料辅助。50名一等厨师做自己最拿手的菜。用餐时,慈禧一个人坐着独享,有时命身边女官裕德龄等陪她同吃,裕德龄等也只能站着吃。太后什么时候觉得有些饿就停车命令做饭。等饭做好,她可能又不饿了,原路退回。
用膳
为什么说慈禧吃顿饭赶得上平常人家一年都多呢?
有人说慈禧一天吃饭得花200万两白银,其实远远不止,乾隆年间,乾隆吃的一个鸡蛋就需要10两银子,内务府的贪污很严重,光绪当皇帝时,一直以为鸡蛋是奢侈品,很少有人吃得起,因为御膳房报上来的账目上写着是鸡蛋采购价是“每个三十四两银”。慈禧吃的上百道菜,加上人工,材料等等各项开支。慈禧一天吃饭花两百万两白银很正常的事。关于吃饭,历史上面有记载,慈禧觉得菜太少,很多次有不悦的脸色,嘉靖年间,一两银约值700-800元。(根据粮食换算)乾隆年间也物价上扬一倍多。到了道光、咸丰以后,白银价格飞涨到清初年的三倍,这样计算下来,也就是说,同治、光绪年间相比明代嘉靖年间就涨了5-6倍。
用膳
因此,一两银折合现在人民币100-200元之间。
预计慈禧吃一天饭估计消耗在200万到800万之间。(现在人民币花费)所以说慈禧吃顿饭赶得上平常人家一年都多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慈禧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西逃的路上有幸吃过一个窝头,一顿狼吞虎咽后,慈禧说,这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的美食!